top of page

戰爭之後,起飛之前。中上環的 1960

1960 的中上環沒有高聳入雲的高樓,沒有肩摩轂擊的人流,沒有車輛,沒有股市。

這個時期的中上環開始愈來愈多人聚居,而建築亦陸續引入新的建造風格。唐樓規定高度不超過街道闊度的 1.41 倍,讓足夠的陽光照到路面。同時中上環亦開始出現新型單棟型洋樓,讓醫生、律師等專業人士入住。


中上環亦開始出現新型單棟型洋樓

作為新發展的住宅區,中上環市民平日晚飯後都會聚於一起,而當時上環海皮的新填地更是大家聚腳的熱點。每到夜幕低垂,華燈初上的時間,市民都會在大光燈下買衣、聽曲,甚至表演、算命都應有盡有。現場甚至可以即場定製西裝,只需兩天便可取貨。


上環海皮新填地

當時中上環更是印刷廠林立,有指當時有超過 150 間印刷店。當時的印刷店會用傳統「執字粒」方式印刷,在字海中淘出一粒粒合適鉛字粒,再在木框上排妥。然後將字粒上色,並壓在紙上。過程全憑人手完成,所以十分講求師傅的手感及經驗。


中上環印刷廠林立


中上環有超過 150 間印刷店

由於當時中上環沒有太多車道,大家要回家少不免要拾級而上。 家庭主婦站在樓梯邊聊天、老人坐在店門讀報、童孩在樓梯上跑來跑去。 大家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生活間處處有鄰里的身影,淡淡的人情味縈繞在中上環的大街小巷。或高或矮的樓房,寫下了戰爭之後,起飛之前,人情洋溢的中上環。




199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